未来中短期内启运操盘,杀伤网的发展,应突出智能赋能改造、全域协同多能、多目标并行打击,并可概括为新的杀伤网概念——“全域多能杀伤网”。并作为其一种表现形式,为适应当前战场现实需求,提出“多目标并行杀伤网”。
图片
2023年10月7日,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(“哈马斯”)对以色列展开新一轮代号“阿克萨洪水”(Al-Aqsa Flood)军事行动。哈马斯宣布,在军事行动开始后的前20分钟内,向以境内发射了5000余枚火箭弹。哈马斯火箭弹种类多、射程充分覆盖且衔接好、储备量大(图片来自互联网)需求与特征提炼未来杀伤网发展的需求与特征,需针对战争形态、作战样式、战术实施、能力要求等“战建”各层级,经横向分解、纵向提炼,实现在杀伤网发展建设上的映射,并进行高度概括,在建设维度,需要智能赋能和改造杀伤网。人工智能正在改造包括战争在内的人类社会所有活动领域。一方面,可大大加速杀伤网的运行速度,以适应智能化任务筹划和指挥控制带来的作战节奏持续提速。另一方面,无人作战系统、平台和节点的加速装备,客观上造成作战体系中节点数量急剧增多,在任务筹划和指挥控制的规模、范围和速度上,超出了人类处理能力,需借助人工智能。在作战维度,需要全域协同多能的杀伤网。网络信息体系通联陆、海、空、天、网络、电磁等所有作战领域,联合全域作战成为作战样式的基本的共性特征。精要概括“联合全域作战”,从内涵要义、制胜机理、作战样式等多个角度,都可使用以下几个关键词:联合全域、多域协同、跨域打击。对“联合”的要求是“全域联合”,多军兵种拓展作战空间,在多个作战领域实施联合作战。对“协同”的要求是“多域聚能”,依靠多个领域能力的融合和互补,实现优势聚增。对“打击”的要求是“多能跨域”,打击可从多个领域发起,目标和任务多样化。在运行维度,需要多目标并行打击杀伤网。未来战争的许多基本特征,都可从当前的俄乌冲突中发现端倪。其中,最突出的是无人作战,无人系统已从辅助力量成为主战力量,成为战斗力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。具备一定自主性的无人系统实施集群作战,则是无人作战的更高级形式,也是无人作战样式发展的必然同归之途。集群作战,从攻防两个角度,可分为集群打击与集群防御,共性要求是多目标并行打击。之所以提出“全域多能杀伤网”乃至“多目标并行杀伤网”——更多的是从作战和运行启运操盘,突出作战特点和运行要求。事实上,“杀伤网”概念被广泛接受和使用,就是因其表述形象、内涵简洁、操作性强。
图片
2024年9月10日,乌克兰对莫斯科及其周边地区发动大规模无人机袭击。袭击持续4个小时以上,造成莫斯科周边4座机场中有3座被临时关闭6个小时。俄罗斯国防部发布声明,称在一夜之间击落了144架,其中,在布良斯克地区击落了72架,在莫斯科地区击落了20架,在库尔斯克地区击落了 14架,在图拉地区击落了13架。乌军此次使用的“凶猛”无人机为土耳其TB-2无人机的仿制型。2024年初开始量产,参加了对俄罗斯黑海舰队、新利佩茨克冶金厂、恩格斯空军基地、图阿普辛炼油厂、新罗西斯克港口等重要目标的袭击。根据俄方统计,截止至2024年5月,俄境内近80%的石油基础设施遭袭均由该型无人机实施(图片来自互联网)多目标打击所谓“多目标打击”,这里是相对“单目标打击”而言的,其内涵主要体现在三方面。一是打击目标数量大,常需要采用多波次、多类型武器、多打击样式。对于进攻作战而言,目标数量众多、种类多样、特性不一、分布广泛,往往需要“量身定制”杀伤链/网。根据一定的作战效能/效率指标,对这些杀伤链/网进行优化,可以实现对单一目标打击的杀伤链/网的优化。一方面,若采用相互独立的杀伤链/网来执行多目标打击任务,且要求这些杀伤链/网同步运行,对于作战资源的需求将急剧增大,往往难以满足,尤其是关键的卫星、高/中空长航时无人机等侦察型节点。另一方面,在联合作战的背景下,多目标打击占用过多的作战资源,既缺乏可行性,经济性也不好,也会对其他作战任务的执行和作战目标的完成带来不利影响。二是打击时效性强,多为短时迸发的集群目标打击要求,需同步打击。对于防御作战而言,来袭的集群目标,往往采取异构编组、自主协同的打击样式,集群内目标分别承担诱饵欺骗、侦察引导、指挥控制、中继通信、火力打击、效果评估等分工任务,在打击效能提升的同时,防御难度也急剧增大。一方面,集群攻击的突防概率大幅增大,毁伤效能大幅提升,往往用于摧毁高价值目标和战略基础设施,若拦截失败,往往会带来难以承受的后果,作战威胁极大。另一方面,异构编组的自主协同攻击作战效能大幅提升的主要表现之一,是攻击节奏得到大幅加速,这就给防御一方带来极大的时间压力,即使可以得到提前预警,在短时间内完成全部拦截也不容易做到。三是打击成功率要求高,对其中单一目标的打击需在限定时间内完成。若无时效性要求,多目标打击在很大程度上等同于单目标打击。在这种情况下,对于多目标打击,可采取顺序打击方式,按照目标优先权排序,依次运行杀伤链/网。一方面,在总体作战资源和限定任务时间的双重约束下,对多目标打击,不能基于传统杀伤链/网采用“排队”的方式。由于目标的差异性,适用杀伤链/网不同,难以保证所有的单一目标打击杀伤链/网的时间闭合。另一方面,鉴于集群/反集群作战的内在自组织和同步性,无论多目标打击或防御,从任务完成角度看,本质上与单目标打击/防御有同样的要求,只在组织复杂性和实施难度上存在较大差异。
图片
多目标打击杀伤网的发展启运操盘
基于上述分析,提出“多目标并行杀伤网”概念,以更好地满足多目标打击作战需求。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联丰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